【姿势】油条为啥要两根一起炸?原因你猜对了没?
- 日期:2019-12-04 19:03:36
- 来源:互联网
- 编辑:小狐
- 阅读人数:462
油条是中国早餐中最重要的一种食物。
尤其在冬天,一份金灿灿又酥脆的油条,加上热气腾腾的豆浆,整个人都会变得暖和起来。
那么机智的你,知道油条为什么要两根一起炸吗?
实际上,当单根油条下入油锅后,沉在锅里好一会儿才浮到油面上,师傅同样用筷子不停地翻转,虽然也有膨胀的迹象,但是膨胀了一会儿就停止不动了,膨胀的速度远不如两根一起炸得明显。
当单根油条表面呈金黄色以后,就可以把它捞出锅了。这时炸好的油条又细又长,看起来像棍子。膨胀度还不及双根油条的一半。
另外,单根的油条由于膨胀不起来,所以吃起来口感会有些硬,而两根在一起炸出来的油条膨胀度高,这样才好吃。
科普时间:两根一起炸的时候黏着的地方不会立刻接触烫油,使油条更好地膨胀,单根炸的时候整根油条都被热油给焦化定型了,油条就没有了膨胀的空间了。
网友声音
生活处处是学问!
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:
油条
油条,是一种古老的中式面食,长条形中空的油炸食品,口感松脆有韧劲,中国传统的早点之一。《宋史》记载,宋朝时,秦桧迫害岳飞,民间通过炸制一种类似油条的面制食品(油炸桧)来表达愤怒。类似的油炸面食,其起源远远早于宋朝,可追溯到唐以前,具体时期不得考证。早在南北朝时期,北魏农学家贾思勰。在其所著的《齐民要术》中就记录了油炸食品的制作方法。《齐民要术》曰:“细环饼,一名寒具,翠美”。唐朝时期,诗人刘禹锡在《佳话》中也提及寒具。《苕溪渔隐丛话》中提到:“东坡于饮食,作诗赋以写之,往往皆臻其妙,如《老饕赋》、《豆粥诗》是也。又《寒具诗》云:‘纤手搓来玉数寻,碧油煎出嫩黄深,夜来春睡无轻重,压褊佳人缠臂金。’寒具乃捻头也,出刘禹锡《佳话》。”然而这种叫“寒具”的食物应该形似女子佩戴的缠臂金,类似撒子,并非油条。油条应是南宋以后对油炸面食的又一创新。油条的叫法各地不一,”天津称油条为果子;安徽一些地区称油果子;东北地区称大果子;广州及周边地区称油炸鬼;潮汕地区等地称油炸果;浙江地区有天罗筋的称法(天罗即丝瓜,老丝瓜干燥后剥去壳会留下丝瓜筋,其形状与油条极像,遂称油条为天罗筋)。
网友评论
猜你喜欢
-
2019最IN流行色 你猜对了么?
11-09 -
炸油条时不要直接下锅炸,牢记三个诀窍,炸出的油条酥脆好吃 炸油条时不要直接下锅炸,牢记三个诀窍,炸出的油条酥脆好吃
08-19 -
1个鸡蛋1碗面粉,教你在家炸油条,金黄酥脆好吃,2块钱炸一锅
09-18 -
家庭炸油条,不加酵母不加小苏打,个个香酥蓬松,学会不用排队买 导语:炸油条时,用上1个小妙招,不加酵母粉也能香酥蓬松,好吃还健康
11-27 -
油条为什么要两根一起炸?
12-21 -
油条的简单做法,周末在家自己炸健康的油条
11-04 -
知否知否,我想吃明兰的三鲜笋炸鹌鹑,要两碗笋!
01-26 -
油条为什么要两根一起炸?大多数人都不知道,听听营养专家怎么说
11-26 -
同样是炸油条, 为啥自己做的没卖的好吃, 教你一招, 比买的更好吃
06-13 -
两分钟学会炸油条,不用发面,不加明矾,只要四克它,蓬松又酥脆 炸油条
11-09